新华网:利用信息化手段培养创新型人才
2015-05-21 14:37:00
新华网武汉5月20日电(连迅付卫东)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日前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应抢抓机遇,加快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从基础教育开始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教育高位公平。
世界各国争相布局教育信息化
杨宗凯指出,二十一世纪以来,教育信息化潮流势不可挡。世界各国都在争相布局教育信息化,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美国在1996年就提出了教育信息发展计划,十多年来先后四次颁布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英国实施了“利用技术促进学习”计划,在2012年的科教预算中增加1.6亿英镑用于信息基础设施。日本在2010年发布《教育信息化指南》,相继制定e-Japan、u-Japan和i-Japan三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韩国于2011年推出“智慧教育战略”,投资20亿美元推进教育信息化。
专家认为,在这股教育信息化的潮流中,MOOCs、翻转课堂、智慧教育、可汗学院等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强烈冲击着学校教育的传统堡垒,彰显出信息技术在当代教育变革中的重要意义:一是信息技术跨越时空的优势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革命性变化,能使数以亿计的人便捷地获得优质教育;二是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选择性、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机会,有助于实现教育理念与行为的革命性变化,培养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现代化人才。正因为如此,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近年来一直在从事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与探索工作。目前,协同中心拥有国家或省部级研究基地9个,院士2人,拥有一支以中青年学者为主的科研团队。研究中心加强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多所国内外知名大学协同合作,并引入国内三大通讯运营商积极参与。
协同中心由首席专家杨宗凯教授牵头,围绕未来信息化课堂教学环境建设与应用的若干关键技术,创建了以电子双板为核心的云端一体化的多模式“未来教室”。“未来教室”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强调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信息化,体现教学个性化需求,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华中师范大学已经在北京、广东、江苏、湖北、新疆、甘肃等地建成中小学“未来教室”1400余间,5万多名中小学师生已提前进入到教育信息化新时代。
“未来教室”从基础教育开始培养创新型人才
杨宗凯表示,导致我国创新型人才缺乏的原因很多,来自教育的突出原因为:
教育的取向和理念固守传统的人才观。传统人才观强调的是读、写、算等基本技能,学生解题能力强,但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弱,从而导致我国获得奥林匹克各学科竞赛的人才多,但真正成为世界大师的人才少。
教育的过程和评价固守传统的同质教育。我国长期采用的是以教师、教材和教室为中心的大班教学,工业化的教学流程使学生的创新性受到压抑。学校大量存在的标准答案和以考试分数高低定优劣的评价方法,使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创新实践难以展开。
教育管理和文化固守传统的科层结构。传统的师生不平等关系和一味强调“听话”的文化,使学生难以表达自己的创见,创新精神得不到培养。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在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深度渗入教育有助于冲垮传统人才观念,重建创新价值观。MOOCs和创客文化空间等的兴起,使互动、分享、相互激发创意和进行创新成为一种新常态。2012年,由BBC组织的“望星空”群体在线讨论中,人们发现了一颗从未发现的星星,并在2013年还发现了几十个从未发现的星系。在这种信息化的学习过程中,批判思维、创造思维、合作共享和交流成为最受人青睐的品质,也正在成为21世纪新的人才标准。
信息技术深度渗入教育有助于改变同质化教育,重建具有个性化、差异化和创新性的教育流程。在教学方式上,通过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化教学体系,改变了传统的授受方式,使学生拥有自主选择和个性化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判断、批判和创新的能力。在教学资源上,通过构建智能化的开放平台,提升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实现更低成本、更广范围共享,大大提升学习效果和教育投入效率。
信息技术深度渗入教育有助于改变科层管理方式,重建新型师生关系和扁平化管理文化。教师不再成为所有知识的直接灌输者,而是成为学生获取资源和进行互动的引导者。Clicker等技术的使用,使学生更敢于表达和分享自己的创见,从而激发其创新意识。
为此,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与多地合作,打造“信息化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通过建设“未来教室”,从基础教育开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如从2013年开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在苏州市40余所中小学校建成“未来教室”近200间。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快速发展必然引发教学手段、方法、内容的全面变革。以课堂教学环境创新为抓手,以信息化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已经在苏州初见成效。
苏州市中学教师郁健说,“未来教室”的出现,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型升级,推动了学科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在一年多的学习、参与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在于信息化教学手段给我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带来诸多的反思与改变。‘未来教室’更科学、更形象、更开放的信息化教学,使得教学内容更丰富,上课气氛更放松,学生思维更活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大大提高。”
“未来教室”为实现教育高位公平提供平台
杨宗凯认为,教育信息化是跨越式实现教育高位公平的重要路径。长期以来,制约我国教育公平问题解决的瓶颈主要在于:
大量地区的地理环境恶劣,难以持续支教。大量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师资匮乏,采用传统的支教方式,成本过高,且支教者意愿不强,难以大规模地持续推行。
大量地区的教师分散,无法集中培训。偏远地区的教师水平较低,信息闭塞,知识无法自我更新。但由于教学分散、路途遥远,有些教师从学校到培训地点甚至要花费一整天时间。采用传统的集中培训方式既不便于教师学习,也会使教学点的日常教学陷于停顿状态。
以削峰填谷的方式解决校际不均,难以达到高位公平。很多学校所汇集的优质师资是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将其强行重新分配,往往会背离教师本人意愿,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将优质师资强行调动的削峰填谷之举,也不利于实现高位均衡。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要想在短期内通过常规手段解决普遍存在的教育不均衡问题,是不可能的。必须借助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采用最现代化的教育变革方式,才可能跨越式地实现教育高位公平。大力推进的教育信息化,有助于从三个方面解决上述问题:
一是教育信息化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并依托互联网、卫星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等公共信息基础设施,便捷高效地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扩散,较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二是教育信息化能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创造便利条件,广大教师通过网上培训、视频课堂、互动观摩,随时按需主动学习。尤其是边远地区教师能够零距离接触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只有推动教育与信息化的融合,才能让更多人分享教育现代化的成果。
三是教育信息化能够使不同学校处于同一个平台,通过同步上课、校际互动等形式,实现校际优质资源共享,提升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共同实现高位均衡。
通过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在农村建设“未来教室”,为有效地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探索了可行的路径。
近年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湖北、河南、广西、云南、陕西、内蒙古等地建立了50余个实验区,运用GIS技术对农村中小学的撤并和保留进行科学规划,并对全国大部分省(市)农村中小学布局设计进行了检验,判断农村中小学撤并是否合理,其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被《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采纳。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还选择了湖北省咸安区、湖北省恩施州作为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验区,建成了“基于网络、实体运行、两级管理”双轨混成数字学校。并形成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建设章程与应用推进规划,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持和帮助农村教学点彻底解决“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难题。目前中心已经在咸宁和恩施多个教学点投入了双轨混成数字学校实验区建设,并探索全省推广的可能性。
同时,选择了湖北省崇阳县、来凤县等地作为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实验和示范区。目前已完成了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方案的制定,并组织30多个学科教学专家团队开展了以语文、数学、英语、中学生物、小学科学等六门优质课程为主的本地化数字资源库建设工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实现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还通过地方课程云平台实现湖北省地方课程的数字化建设。现已完成覆盖全省小学到高中全学段384个课时的地方课程设计和开发,资源建设量达500G,服务全省100余万中小学师生,课程开足开齐率达100%,质量达标率达到98%以上,有效地解决了地方课程专业课教师偏少、开课不足的问题。
世界各国争相布局教育信息化
杨宗凯指出,二十一世纪以来,教育信息化潮流势不可挡。世界各国都在争相布局教育信息化,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美国在1996年就提出了教育信息发展计划,十多年来先后四次颁布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英国实施了“利用技术促进学习”计划,在2012年的科教预算中增加1.6亿英镑用于信息基础设施。日本在2010年发布《教育信息化指南》,相继制定e-Japan、u-Japan和i-Japan三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韩国于2011年推出“智慧教育战略”,投资20亿美元推进教育信息化。
专家认为,在这股教育信息化的潮流中,MOOCs、翻转课堂、智慧教育、可汗学院等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强烈冲击着学校教育的传统堡垒,彰显出信息技术在当代教育变革中的重要意义:一是信息技术跨越时空的优势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革命性变化,能使数以亿计的人便捷地获得优质教育;二是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选择性、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机会,有助于实现教育理念与行为的革命性变化,培养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现代化人才。正因为如此,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近年来一直在从事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与探索工作。目前,协同中心拥有国家或省部级研究基地9个,院士2人,拥有一支以中青年学者为主的科研团队。研究中心加强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多所国内外知名大学协同合作,并引入国内三大通讯运营商积极参与。
协同中心由首席专家杨宗凯教授牵头,围绕未来信息化课堂教学环境建设与应用的若干关键技术,创建了以电子双板为核心的云端一体化的多模式“未来教室”。“未来教室”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强调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信息化,体现教学个性化需求,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华中师范大学已经在北京、广东、江苏、湖北、新疆、甘肃等地建成中小学“未来教室”1400余间,5万多名中小学师生已提前进入到教育信息化新时代。
“未来教室”从基础教育开始培养创新型人才
杨宗凯表示,导致我国创新型人才缺乏的原因很多,来自教育的突出原因为:
教育的取向和理念固守传统的人才观。传统人才观强调的是读、写、算等基本技能,学生解题能力强,但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弱,从而导致我国获得奥林匹克各学科竞赛的人才多,但真正成为世界大师的人才少。
教育的过程和评价固守传统的同质教育。我国长期采用的是以教师、教材和教室为中心的大班教学,工业化的教学流程使学生的创新性受到压抑。学校大量存在的标准答案和以考试分数高低定优劣的评价方法,使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创新实践难以展开。
教育管理和文化固守传统的科层结构。传统的师生不平等关系和一味强调“听话”的文化,使学生难以表达自己的创见,创新精神得不到培养。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在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深度渗入教育有助于冲垮传统人才观念,重建创新价值观。MOOCs和创客文化空间等的兴起,使互动、分享、相互激发创意和进行创新成为一种新常态。2012年,由BBC组织的“望星空”群体在线讨论中,人们发现了一颗从未发现的星星,并在2013年还发现了几十个从未发现的星系。在这种信息化的学习过程中,批判思维、创造思维、合作共享和交流成为最受人青睐的品质,也正在成为21世纪新的人才标准。
信息技术深度渗入教育有助于改变同质化教育,重建具有个性化、差异化和创新性的教育流程。在教学方式上,通过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化教学体系,改变了传统的授受方式,使学生拥有自主选择和个性化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判断、批判和创新的能力。在教学资源上,通过构建智能化的开放平台,提升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实现更低成本、更广范围共享,大大提升学习效果和教育投入效率。
信息技术深度渗入教育有助于改变科层管理方式,重建新型师生关系和扁平化管理文化。教师不再成为所有知识的直接灌输者,而是成为学生获取资源和进行互动的引导者。Clicker等技术的使用,使学生更敢于表达和分享自己的创见,从而激发其创新意识。
为此,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与多地合作,打造“信息化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通过建设“未来教室”,从基础教育开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如从2013年开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在苏州市40余所中小学校建成“未来教室”近200间。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快速发展必然引发教学手段、方法、内容的全面变革。以课堂教学环境创新为抓手,以信息化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已经在苏州初见成效。
苏州市中学教师郁健说,“未来教室”的出现,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型升级,推动了学科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在一年多的学习、参与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在于信息化教学手段给我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带来诸多的反思与改变。‘未来教室’更科学、更形象、更开放的信息化教学,使得教学内容更丰富,上课气氛更放松,学生思维更活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大大提高。”
“未来教室”为实现教育高位公平提供平台
杨宗凯认为,教育信息化是跨越式实现教育高位公平的重要路径。长期以来,制约我国教育公平问题解决的瓶颈主要在于:
大量地区的地理环境恶劣,难以持续支教。大量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师资匮乏,采用传统的支教方式,成本过高,且支教者意愿不强,难以大规模地持续推行。
大量地区的教师分散,无法集中培训。偏远地区的教师水平较低,信息闭塞,知识无法自我更新。但由于教学分散、路途遥远,有些教师从学校到培训地点甚至要花费一整天时间。采用传统的集中培训方式既不便于教师学习,也会使教学点的日常教学陷于停顿状态。
以削峰填谷的方式解决校际不均,难以达到高位公平。很多学校所汇集的优质师资是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将其强行重新分配,往往会背离教师本人意愿,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将优质师资强行调动的削峰填谷之举,也不利于实现高位均衡。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要想在短期内通过常规手段解决普遍存在的教育不均衡问题,是不可能的。必须借助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采用最现代化的教育变革方式,才可能跨越式地实现教育高位公平。大力推进的教育信息化,有助于从三个方面解决上述问题:
一是教育信息化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并依托互联网、卫星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等公共信息基础设施,便捷高效地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扩散,较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二是教育信息化能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创造便利条件,广大教师通过网上培训、视频课堂、互动观摩,随时按需主动学习。尤其是边远地区教师能够零距离接触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只有推动教育与信息化的融合,才能让更多人分享教育现代化的成果。
三是教育信息化能够使不同学校处于同一个平台,通过同步上课、校际互动等形式,实现校际优质资源共享,提升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共同实现高位均衡。
通过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在农村建设“未来教室”,为有效地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探索了可行的路径。
近年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湖北、河南、广西、云南、陕西、内蒙古等地建立了50余个实验区,运用GIS技术对农村中小学的撤并和保留进行科学规划,并对全国大部分省(市)农村中小学布局设计进行了检验,判断农村中小学撤并是否合理,其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被《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采纳。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还选择了湖北省咸安区、湖北省恩施州作为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验区,建成了“基于网络、实体运行、两级管理”双轨混成数字学校。并形成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建设章程与应用推进规划,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持和帮助农村教学点彻底解决“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难题。目前中心已经在咸宁和恩施多个教学点投入了双轨混成数字学校实验区建设,并探索全省推广的可能性。
同时,选择了湖北省崇阳县、来凤县等地作为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实验和示范区。目前已完成了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方案的制定,并组织30多个学科教学专家团队开展了以语文、数学、英语、中学生物、小学科学等六门优质课程为主的本地化数字资源库建设工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实现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还通过地方课程云平台实现湖北省地方课程的数字化建设。现已完成覆盖全省小学到高中全学段384个课时的地方课程设计和开发,资源建设量达500G,服务全省100余万中小学师生,课程开足开齐率达100%,质量达标率达到98%以上,有效地解决了地方课程专业课教师偏少、开课不足的问题。